中研院學者吳介民引述研究台灣社會反中運動的主力在 318 前就已由傳統臺派轉向年輕人

發佈時間 2024/4/17 08:04:45
最後更新 2024/4/17 08:04:46

【沃草】特約記者何宇軒報導

2014 年發生的 318 太陽花運動對臺灣的政經發展產生巨大影響;而 10 年來臺灣的社會運動環境在 318 運動前後,產生哪些變化?中研院學者吳介民指出,他的研究發現在 318 發生前,台灣社會反中運動的主力,就已經由傳統臺派轉向年輕人。他也強調,從 2012 年開始到現在,領導臺灣抗中運動的主體都是公民團體、公民社會,即便在現在民進黨執政仍是如此。

中研院學者吳介民發現,台灣社會的反中運動主力已經由傳統臺派轉向年輕人(攝影/何宇軒)

由 10 年前參與發起 318 運動的主要團體改組而成的「經濟民主連合」在運動 10 週年之際舉辦一系列座談活動,其中在上(3)月17日,舉辦「失落的共同體青年,待鞏固的社會團結與經濟民主」座談,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分享。

吳介民表示,他希望透過研究,理解如何把 318 運動的週期,與過去 20 年左右的社運大型週期放在一起看,並標定出 318 運動在整體社運週期中的位置。他透過收集媒體資料,以 2000 年至今不同類型的抗爭運動參加人數與時間變化作分析;他表示,在 2011 年之前左右,關於中國因素的抗爭,與其他議題的運動相較,人數是最多的;從人數上來看,參與抗中運動的總體人數,就佔了4分之1,而且他採用的數據來自《聯合知識庫》;吳介民認為,即便是像《聯合知識庫》這樣偏向「非本土觀點」的媒體,呈現的數據還是很驚人。

至於其他過去 20 多年重要的社會抗爭議題,如土地徵收抗爭運動、反核運動、洪仲丘相關事件、同志平權等,主要發生的高峰、參與的人數,都在 2011 年之後才比較高;他說,「在 2011 年、2012 年之前的階段,其實中國因素的抗爭是非常孤單的」;此外,中國因素的抗爭,在之前的階段,人員組成是以老年的臺派、獨派為主;他們關於臺灣獨立的價值觀,屬於前一個世代的臺獨概念;包括組織網絡、人際脈絡也還是屬於前一個世代,從黨外一直到民進黨成立前期階段的社會網絡為主。

吳介民發現,到了 2011~2012 年之後,「發生了組織上的跳躍」;過了這個階段後,參與政治運動,特別是從事臺派運動的參加者、以及對本土的認同上,年輕人都快速增加;他也認為,過去這 10 年,很多事情都是一起發生的,包括運動的年輕化,社群媒體的大量爆發等等。

在人員組成方面,吳介民觀察到,這些從事抗中運動的組織中,很多幹部同時也參與反土地徵收、反核、聲援洪仲丘,或同志平權相關運動,所以他們組織網絡的重疊性很高,這也是 2010 年代與 2000 年代不同的地方之一;在 2000 年代的非中國因素運動中,有樂生療養院運動,其中很多參與者到今天都還在運動現場,但當時樂生運動的很多幹部,並不會參與上一個世代的臺獨運動;不管在價值觀、人際網絡上,幾乎可以說都沒關係;但到了 2010 年代,政治抗爭就與社會運動產生了交織協力的關係;在運動場域,各種抗爭運動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高峰,就在 2012 到 2014 年。

對於抗爭主力族群的變化,吳介民也提出他的觀察做舉例:在 2012 年的反媒體壟斷運動中,有一次動員遊行,他從頭走到尾,把參與人員組成看過一遍,當時讓他印象深刻的是,即便那場運動本身的中國因素性質非常強,但在那時,「中國因素」一詞還不像現在會明白地講出來,而是若隱若現的狀態。但他進一步發現,站在隊伍前面的都是年輕人,然而到最後,可以看到中老年人組成的團體;由此可見,站到第一線處理中國問題的運動者,已經從中老年人,變成了年輕人;這些老一輩的本土運動者,很讓人值得尊敬的是,他們願意殿後,讓年輕人打頭陣。

吳介民總結認為,抵抗中國因素的領頭羊,一直都是公民團體,而不是民進黨;從 2012 年開始到現在,領導臺灣抗中運動的主體都是公民團體、公民社會,即便是現在民進黨執政仍是如此。

中正大學學者呂建德認為 318 運動仍是一個未完成的政治計畫(攝影/何宇軒)

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呂建德,則認為 318 運動仍是一個未完成的政治計畫;它混雜了反對新自由主義與中國威權資本主義對臺灣社會的入侵、成功阻擋臺灣被整合進中國經濟體系。但是因為後來民進黨仍然偏右的經濟與社會政策等因素,導致階級流動趨緩,以及青年的低薪、高房價問題,民進黨政府在社會與世代不均問題因應不力,伴隨中國抖音等社群媒體被廣為使用,促成民粹主義、引發以臺北市前市長柯文哲為首的台灣民眾黨的崛起。

陽明交通大學學者林秀幸(攝影/何宇軒)

陽明交通大學人社系副教授林秀幸則認為,有媒體在檢討 318 運動 10 週年時質疑,318 運動讓臺灣從此反中,但是並沒有因此加入其他貿易組織;又有意見提到臺灣這種靠國際經貿的小國,需要靠 FTA(自由貿易協定)。她認為這些說法都流於表面,把經濟議題簡化為貿易問題,無視臺灣經濟體質是否經得起考驗。她認為,臺灣產業結構的問題遲早需要去面對,318 運動只是提早催促大家面對這問題;這問題有沒有解決,是後來執政者的責任,卻不能因此認為,「因為轉型不顯著,318 運動就不應該發生」。更何況,「中國對臺灣的政治野心,我們不需要自我欺騙」。